中小银行改革化险仍在“快车道”。
据企业预警通数据梳理,截至7月7日,今年已有约200家中小银行获准合并或解散(以批复日期计),其中多为村镇银行、信用社和农商行。专家表示,中小银行改革化险思路日渐清晰,“兼并重组、减量提质”成为主要模式。未来,我国中小银行重组仍将持续,村镇银行数量将逐步减少。
日前,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网站显示,同意工商银行收购重庆璧山工银村镇银行,并设立工商银行重庆璧山中央大街支行,承接重庆璧山工银村镇银行清产核资后的资产、负债、业务和员工。
一般而言,城商行、农商行是吸收合并或收购村镇银行的主力军,此次工商银行获准收购旗下村镇银行并改设支行,是国有大行“村改支”首例。
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工商银行旗下共有两家村镇银行,分别是浙江平湖工银村镇银行、重庆璧山工银村镇银行,持股比例分别为60%、100%。
除了村镇银行,其他类型的中小银行也在大量合并。例如,今年5月,内蒙古农村商业银行挂牌开业,作为一家新成立的省级农商行,该行将100多家涉改机构组建为统一法人农商银行;河南农村商业联合银行和郑州、新乡、濮阳、济源4市农商银行(农信社)、荥阳利丰村镇银行等25家机构,以新设合并方式组建为河南农商银行。
“总体上,中小银行改革化险思路日渐清晰,‘兼并重组、减量提质’成为主要模式。”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首席专家、主任曾刚说,中小银行改革化险的主要思路是推动主发起行并购,或引入新的股东(打包转让),在缩减数量的同时,增加资本实力,优化股权结构,提升经营效率和抗风险能力。
从区域看,中小银行改革化险涵盖河北、吉林、山东、宁夏、陕西、黑龙江、山西、湖南、辽宁、四川、内蒙古、天津、北京等多个省市。从数量来看,2025年开年至今已有超200家银行获批合并或解散。纵向对比,2022年、2023年、2024年合并或解散的银行数量分别为43家、77家、204家,这也意味着中小银行合并解散仍处于加速状态。
监管层面的政策导向也为此轮整合提供了重要推动力。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在2025年监管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加快推进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同样提出,坚持农村中小银行支农支小定位,“一省一策”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稳妥有序推进村镇银行改革重组。
海通证券研报认为,适度推进村镇银行改革,可以有效增强中小银行的资本实力、风险防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有助于其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和“三农”领域。
“中小银行改革重组有力压降了高风险金融机构数量,重塑行业发展格局,为公司治理优化、机制改革推进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研究员杨海平表示,无论是村镇银行,还是农信系统、城商行的改革化险,其主流模式都离不开合并重组。因此,下一阶段,中小银行合并重组仍将继续。同时,作为改革化险的主要内容,中小银行的股权结构优化、公司治理优化、机制优化也值得关注。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未来,我国中小银行重组速度将加快,村镇银行数量会逐步减少。需要强调的是,兼并重组并不是“一招鲜”,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加快发展中小银行,应重视中小银行发挥的作用。金融管理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可考虑给予中小银行差别化的税收政策等支持。同时,对投资、管理村镇银行意愿较强、管理措施到位、风险化解成效显著的中小银行,应给予一定的激励。(记者 向家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