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5月10日电 (记者申钉钉 赵碧清)在第九个“中国品牌日”到来之际,由新华网主办的2025世界品牌莫干山大会核心议程2025品牌农业生态合作大会暨溯源中国优品品鉴会于5月9日在浙江德清举办。这是今年4月《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发布后,新华网围绕品牌农业主题打造的一场盛会,来自河南、江苏、吉林、浙江、河北等全国多地的农业区域公用品牌、精品农业品牌、中国地理标志样板品牌集中亮相,全景式呈现中国农业品牌化建设的阶段性成果,更以“溯源中国”为纽带,发起一场围绕乡村振兴与质量强国建设的深度对话。
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携当地农业特色产品亮相,成为大会焦点之一。“一部水浒传天下,世人皆知大名府”,大名县是国家小麦商品粮生产基地、全国食品工业强县、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有“中国面粉之都”“中国花生之乡”“中国小磨香油之乡”的美誉。在农业领域,大名县优势突出,粮食产能在邯郸市排名第一、河北省前三。目前,强筋小麦、高油酸花生、优质绿色蔬菜、优质大蒜、优质白玉山药、特色杂粮和中药材现已形成“七大优势特色产业”,为当地农业发展筑牢坚实根基。
在农业产业化发展方面,大名县成绩斐然。全县拥有72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数量居邯郸市第一。拥有五得利、名福2个中国驰名商标。五得利面粉集团规模庞大,以日加工8万吨产能登顶面业之冠,大名小磨香油“香”飘全国,彰显着大名县农产品的高品质与强竞争力。大名县农产品加工园区更是荣获“全国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河北省现代农业园区”称号,成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县域典范。
会上,大名县晟农农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段洪舟作了大名县小磨香油推介。他表示,大名小磨香油“水代古法”技艺可追溯至隋末唐初,技艺传承1400多年痴心未改,始终坚守着最古老的石磨低温研磨和“水代法”取油,完好地保存了芝麻的营养价值。一滴香油,需要17道工序、17道工序磨出一滴香油,这是对大名智慧的写真、是对大名千年农耕文化的充分诠释,正因如此,大名“小磨香油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衍生了“大名府”“五鹿香”2个中华老字号品牌。
段洪舟介绍,大名运用共享工厂的理念,投资5亿元建设了占地150亩的小磨香油产业园区,随着6月份园区的启用,将进一步推动小磨香油的规模化、标准化、智能化、产业化创新发展,也将为大名小磨香油“中国千城万店”工程实施提供基础保障。
在“溯源中国”可信品牌入驻环节,大名县小磨香油企业、河北京馨泉食品有限公司凭借其匠心品质及独特地技艺成功入选“可信品牌”。
大名县在品牌建设方面有着成熟且有效的举措。大名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仝章平接受采访表示,当地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品牌建设的重要性。首先明确品牌定位,依据区域资源和产业特色,确定产品的独特性品质,制定品牌建设方案。积极争取资金,申请资金补贴或项目扶持,用于品牌宣传和推广。同时,注重创新产品形态,建设产品研发基地,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在产品营销上,聘请专业运营团队运营管理,拓展多元化销售渠道。此外,积极组织对接活动,参加国家、全省农产品产销等活动,搭建品牌企业与采购商之间的合作平台,扩大销售规模。还联合科研机构制定生产技术规程,做好国家标准、团体标准修订和官方溯源体系认证工作。最后,制定奖励政策对生产端、电商销售、品牌宣传、产销对接会展等方面进行奖补,激发企业与农户的积极性。
此次大会为大名县农业品牌提供了展示与交流的优质平台,大名县也将以此为契机,继续深耕品牌农业,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